猴头的生活史与其他食用菌的生活史基本相似,同样也必须经过担孢子---菌丝体---子实体---担孢子等几个连续发育的阶段。也就是说,成熟猴头所产生的担孢子,一旦飞落在适宜的基质上(如树木的死节,枯枝的断面,虫孔和啄木鸟打的洞),就萌发成菌丝。刚由孢子萌发出来的菌丝,十分细微幼嫩,每个细胞中只有一个核,称为单核菌丝,也叫一级菌丝。单核菌丝在猴头的生活史中,存在的时间很短,它主要依靠隐藏在孢子中的养料生长,不久各条单核菌丝就会相互交接,使两个单核细胞的原生质结合在一起,形成双核菌丝,也叫二级菌丝。双核菌丝比单核菌丝粗壮,能独立地吸取养料和进行分裂生长。形成双核声丝后,就顺着枝条的木质部由浅入深,进入树干的中央。当二级菌丝在树干中央大量繁殖,积累了养料,在适合的环境条件下,形成三级菌丝体。这级菌丝虽然同二级菌丝一样,也是由双核菌丝组成,但它已高度分化,而且已不是稀疏的细丝,而成为特殊的十分致密的菌丝。这时它们就从原来的和别处的虫孔、树洞、枝干断面长出来,并在其上发育成猴头子实体,产生繁衍下一代的担孢子。完成这样一个生活史,在自然条件下,也许要经历相当漫长的岁月,但在人工培养的条件下,有性繁殖(从担孢子到担孢子)只要4个月,多者也不过一年。无性繁殖(从菌丝体到子实体)只需40天左右。在人工条件下,发育快,子实体小。在自然条件下,发育慢,但可以长成大的猴头子实体。湖北省保康县曾有人采过一个背不动的“猴头王”,这比美国报道发现的2.5千克的大猴头,不知大了多少倍。
"猴头菇"
       研究清楚猴头的生活史,对进行人工培养是十分有利的。我们栽培它的目的,是利用双核菌丝体发育成子实体。为此,在生产中一定要创造条件,使单核菌丝体尽快发育成双核菌丝体,同时要谨防双防菌丝“退化“成单核菌丝。如果一级斜面菌丝种在传代时培养基不适宜,栽培中营养和环境条件恶化,就会发生菌丝“退化”的现象。